虽然痛风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但在1980年代以前,痛风在国内还是一种罕见病。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痛风患者对痛风的了解还不够,比如:有些患者认为只要关节不痛,尿酸水平再高也可以不用管它;有些患者认为痛风是吃出来的,因此,通过单纯的饮食控制,就能完全把痛风控制住,不必药物治疗;如此等等。
这些痛风治疗认知上的误区,往往是导致痛风这种最常见的炎性关节病,也是人类目前唯一可能“根治”的关节病,得不到正确和有效的治疗措施。为此,我们整理了痛风治疗中几个常见的、非常重要的认识误区,供痛风患者参考。
痛风是慢性病,多数患者在急性发作之后常常遵循医嘱长期服用别嘌醇、苯溴马隆或非布司他等降尿酸的药物治疗。由于这些药物在痛风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使得很多患者认为,只要是痛风就应该吃这些药,甚至有医生也在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时开这类药物,结果,不仅没有终止痛风的发作,而且还适得其反。
其实,痛风的降尿酸药物是没有止痛消炎作用的。尿酸急剧下降时引起的关节腔内尿酸溶解,反而会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导致疼痛迁延。根据大多数国家的痛风指南推荐,降尿酸治疗应在急性发作平息至少2周后方可起始,在开始使用降尿酸药物的同时,可用小剂量的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预防痛风急性发作。考虑西药的毒副作用,也可以联合中药治疗,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降尿酸治疗过程中痛风的急性发作。
很多患者认为痛风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很大,因此不愿意长期接受药物治疗。一些患者则采取所谓的饮食控制疗法,试图通过单纯的饮食控制,来达到降低血尿酸水平的目的。殊不知,人体的尿酸由内源性和外源性两部分组成,内源性尿酸由人体新陈代谢产生,占总尿酸水平的80%,外源性尿酸占20%,即使饮食控制得再严格,也只能解决20%的尿酸水平,效果有限。
另一方面,正常情况下,尿酸经肾脏由尿液排出体外,如果嘌呤过多,产生的尿酸也多,一旦人体不能很好地排出尿酸,尿酸就会在体内蓄积。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原因中,尿酸生成增加仅占一成,尿酸排泄障碍占九成。在这种情况下,光靠限制嘌呤类食物的摄入,对血尿酸的影响更加有限。因此,我们认为痛风患者应该“适当控制”饮食,而不是“严格控制”饮食。对于痛风患者来说,要控制血尿酸,主要的途径还是必须服用适当的药物。
痛风急性发作时,疼痛剧烈,令人无法忍受,患者往往都会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然而疼痛一旦缓解,很多患者就认为万事大吉,不需要治疗了,其实大错特错。痛风间歇期的治疗和自我预防非常关键,是预防痛风再次发作,保护肾脏的最佳时期。
痛风间歇期除了血尿酸水平持续高于正常水平上限以外,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但只要血尿酸水平仍然超标就依然隐伏着再次急性发作的可能,只有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达标范围以内,才有可能保持病情的长期稳定,并将痛风高尿酸对肾脏的损伤减到最低。
痛风间歇期的治疗主要是降尿酸治疗并预防痛风的复发,通过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两个方面可以预防痛风的发作。值得指出的是,控制血尿酸的药物需长期服用,使血尿酸维持在达标水平(360umol/L以下),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痛风发作、延缓疾病进展、减少痛风并发症的目的。
贵阳痛风病医院多数患者疑惑为什么关节里会出现尿酸盐结晶?它是因为尿酸高达到一定浓度析出而成。说到尿酸高,多数痛风患者苦恼的是尿酸检查数值总是起伏不定或反复升高?其实大部分患者只一味降尿酸,但并不真正了解尿酸高的根本原因,临床研究表明导致尿酸高主要有三大因素,一是自身尿酸生成过多,二是尿酸排泄减少,三是混合型。所以需要做代谢系统检查,明确尿酸增高的病因后,才能真正意义上“降尿酸”,这也是调代谢治疗的前提
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