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痛风性关节炎之外,肾损害是高尿酸血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痛风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非痛风人群的高尿酸血症对肾脏似乎不会有害,但是在痛风的降尿酸药物出现之前,有大量的资料描述尿酸盐在肾髓质的沉积,造成肾衰竭甚至死亡。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很少见了,但是相关的说法仍然被媒体大量引用。痛风发病患者的高尿酸血症确实可以造成肾功能轻度下降,在纠正高尿酸血症后,痛风患者的肾功能也确实可以改善,不过,这也可能是痛风止痛药的需求减少所致。
不论如何,积极降低血尿酸水平,不仅可以减少尿酸盐在肾脏的沉积,还能够降低痛风的急性发作风险,减少痛风止痛药的用量,这些对肾功能的保护是明显有帮助的。当然,在临床实践中,仍然有不少痛风患者没能避免肾损害的发生,这些损害常常表现为肌酐的升高和肾结石的出现。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说,治疗是必须的,但在用药方面受到了许多限制。
使用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治疗高尿酸血症,有益于保护痛风合并慢性肾病患者的肾脏功能。别嘌醇应减量应用,因为肾损害使肾脏的代谢能力变差,容易增加药物的血中浓度,其蓄积可能会导致相关副作用的发生风险升高;非布司他属于双通道排泄的降尿酸药物,对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需要减量使用,但对于重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小于30),因为处方病例较少,缺少安全性方面的数据,应慎重使用
痛风的肾损害重在预防。如能早期诊断治疗,肾病变可减轻或停止发展。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两个可以早期预测痛风肾损害的生化指标。
1、血清胱抑素C
循环中的胱抑素C仅经肾小球滤过而被清除,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内源性标志物,并在近曲小管重吸收,但重吸收后被完全代谢分解,不返回血液,因此,它在血中的浓度由肾小球滤过率决定,而不依赖任何外来因素,如性别、年龄、饮食等,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理想同源性标志物。一般认为,这个指标比肌酐、尿素氮敏感,可以在肾脏病变早期就发现异常。所以,如果出现血清胱抑素C升高,而肌酐、尿素氮正常的情况,常提示早期肾损伤;
2、24小时尿尿酸测定
尿中尿酸水平在痛风所致的肾损害中有重要作用。如果24小时尿中尿酸含量大于900到1000毫克时,尿酸就容易在肾内结晶沉积。所以,尿中尿酸排泄量可以作为尿酸是否容易在肾内沉积而导致肾损害的指标之一。不过,尿中尿酸排泄量正常并不等于肾不容易受到损害,还需要结合血尿酸浓度和肾功能来综合判断。影响24小时尿中尿酸含量测定的因素较多,包括药物、饮食、肾功能等等,一般推荐测定尿酸清除率和内生肌酐清除率之比来消除这些影响,尤其是在肾功能障碍时,测定这一比值能更准确地了解体内尿酸生成的情况。
如果你的痛风频繁发作,需要经常服用止痛药或者没有规范服用降尿酸药物,检查血清胱抑素C水平可以帮你发现早期的肾损伤,以便及时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如果你喝水较少,尿液pH也偏小,那么测定24小时尿尿酸含量可以帮你预测肾结石的发生机率,也有利于指导痛风的合理用药。
很多痛风患者只知道痛,却不知道痛的罪魁祸首“尿酸盐结晶”,常规影像学检查无法有效检测出尿酸盐结晶的沉积与分布情况,更无法判断尿酸盐结晶对关节、骨的侵蚀程度,当痛风发展到痛风石期,骨破坏十分明显时,常规影像学检查的意义对于临床治疗与患者来说,都为时已晚,愈后效果不佳。
贵阳痛风病医院利用肌骨超声,可以在高尿酸血症期,检查出痛风好发部位是否有尿酸盐结晶沉积,提前预防痛风发病,针对痛风急性期及间歇期,肌骨超声通过明确尿酸盐结晶在关节软骨、肌腱、韧带等软组织部位沉积的情况后,再针对性清除,在痛风石期,肌骨超声更能精确检测出其对关节的腐蚀程度及堆积情况,帮助医生清除痛风石,修复受损的关节。肌骨超声针对不同分期的痛风患者,都能做到精细化检查,达到分期分型精准治疗的目的。
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