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糖尿病一样,痛风也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要治疗代谢疾病,就必须人为干预人体正常的代谢机制,因此,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不良反应。目前临床上治疗痛风(降尿酸)的药物中,主要有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这三种,这三种药物的安全性和降尿酸作用都是相对而言的,并没有绝对的优劣。
抗痛风药有哪些?比如,相对苯溴马隆,别嘌醇和非布司他没有尿酸性肾结石的风险;相对别嘌醇和非布司他,苯溴马隆最大的优点是不会干扰细胞代谢;相对苯溴马隆和别嘌醇,非布司他的肾损害风险更小;相对别嘌醇,非布司他和苯溴马隆相关药疹或超敏反应的风险性更小,但别嘌醇除了能降酸,还能抑制新的嘌呤的生成,还有改善血管内皮的功能。非布司他是新研发的药物,而且在相同剂量下,非而司他降低血尿酸的作用更强,因此,在痛风降酸药物的选择上,很多患者都倾向于非布司他。
那么,非布司他真的是最安全的痛风降酸药吗? 这应该是很多痛风患者都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我们在前面说过,三种痛风降酸药在特点和安全性方面各有千秋,在各自的推荐剂量下,降酸功效也难分伯仲,因此需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和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痛风降酸药物。在这里,我们只讨论非布司他的安全性和使用的相关事项。
心血管风险:当非布司他使用剂量在80毫克或120毫克时,其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会增加,国内痛风患者非布司他的使用剂量一般不会超过40毫克。去年年底,美国药监局也发布了一则关于非布司他的心血管事件通报。不过,对于痛风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高龄患者,使用非布司他者心血管死亡事件高于使用别嘌醇者,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合并使用阿司匹林(常用的心血管药物)或非甾体抗炎药(常用的痛风止痛药)的痛风患者。
也就是说,如果患者年龄较大(男性50岁以上或女性55岁以上),且以往曾有以下病史:心肌梗死、曾需住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冠脉或大脑血管再生术后、卒中、曾需住院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周围血管疾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或大血管病变的糖尿病,并且该患者同时在应用阿司匹林或非甾体抗炎药,那么我们考虑使用非布司他时应小心谨慎,关注心血管事件风险。非以上高危人群,则非布司他的应用不受限制。
在肝功能损害不良反应方面,非布司他与别嘌醇相当。部分痛风患者在服用非布司他后转氨酶升高,但停药后肝酶能恢复正常。统计资料显示,306例接受非布司他治疗的痛风患者,其中38例发生肝功能损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偏大、习惯性饮酒、基础的肾损伤、他汀类药物(降脂药的一种)的应用以及脂肪肝是使用非布司他的痛风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有以上因素的痛风患者在使用非布司他时更需慎重,并定期监测肝功能情况。
3、超敏反应综合征风险:虽然非布司他和别嘌醇的分子结构完全不同,而且不干扰嘌呤和嘧啶的合成,但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抑制仍然让它有皮疹或超敏反应综合征的风险,尽管和别嘌醇相比这种风险已经很低。截至2010年5月,美国FDA报告共有11例非布司他所致的超致反应(共140000个处方),国内目前尚未见报道。超敏反应综合征的发病率虽然很低,但病死率高达20%到25%。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痛风患者、女性和老年痛风患者是超敏反应综合征的高风险人群。
贵阳痛风医院平衡尿酸、强化调代谢——尿酸盐结晶对关节而言会导致疼痛、痛风石、致残,对肾脏而言会形成痛风性肾病出现肾结石、肾衰竭甚至尿毒症。而尿酸盐结晶的形成则是尿酸过高导致,尿酸高的根源则是代谢系统紊乱导致,所以,平衡代谢,预防尿酸盐结晶继续沉积到其他脏器尤为关键。
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